研究笔记1——在死亡博物馆里卢西安·弗洛伊德还活着


(相关资料图)

开始在哔站开设专栏,请多指教,这本是在公号和小红叔上发了几个月的研究笔记分享,小红:“艺生兽”现在入群可以领馆长整理的卢西安·弗洛伊德的作品集。还在继续,后面再哔站会陆续发出来,想看最新的文章也可以关注同名公号,感谢阅读,感谢关注。

虽然卢西安·弗洛伊德那么多作品,但对于馆长个人最重要的作品却是这幅不太起眼的小场景画《水池子》,还有这两幅肖像。因为当时在学美术,也是当时人生中压力最大的高考,而目标就是中央美院,当时啥也不懂,在火车上站了一个晚上从小地方来到北京,前一个月几乎都是懵的,每次睡觉都感觉自己还站在火车上,考美院要考色彩头像,可以用水粉,水彩,或者油画,一心要做画家的馆长必须选油画,也是相对难的方式,虽然没什么信心,但有一腔子热血。记得当时在地下室的画室里,看着画册上的水池子突然痛哭起来,来到北京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叫卢西安弗洛伊德的画家,当时也不知道他爷爷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,看了就觉得画的好,要学!当时哪知道卢西安每一张画要画那么长时间,我们要求是三个小时画完一幅油画头像。当时忘记有没有人看着了我,但当时哭的很爽快,既不是伤心,也不是痛苦,主要原因应该是觉得他画的太他妈好了!太好了!我什么时候能画这么好呢?

另外这两幅是临摹了几次的头像,到现在还记得鼻子是怎么塑造的,那斜着给两笔的笔触,脸上的颜色也是那会儿确立的,并迷恋使用荧光桃红,画在脸上让人的肤色非常美妙,现在想来都历历在目,最终央美的油画头像考的还不错,记得应该是90分以上的,那年的名次是13名,作为应届生简直就是奇迹,因为我素描只有50多分,多亏了色彩,虽然最终因为文化课还是没考上,但这一年画画这事儿对馆长影响很大。

本着写论文的研究态度翻看卢西安在国内现有的资料,我只找到三本书:《去你的,生活!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共进早餐》《眼睛长大点》《 卢西安·弗洛伊德 蓝围巾男人》目前主要看《眼睛张大点》,看完了一直到他去世,有点伤感,但为了让“他”活的更鲜活又特想把他的资料整理的再漂亮点,像他的孩子说的,他去世后,好像没有了障碍,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,理解他的作品。

馆长今年开始作为一个系列研究笔记来发卢西安·弗洛伊德的相关研究。艺术和绘画是很好的“对抗”死亡的方式,也是疗愈的重要手段,每一位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作品疗愈自己,毕竟每个人都会死,不得不面对的问题,而卢西安弗洛伊德似乎从小画画就开始面对这个问题。这也是在艺术家研究的角度第一个选卢西安·弗洛伊德的原因。

如果从研究的角度,这些文字可能还不算严谨,而且不太喜欢那总条条框框的论文方式,卢西安呢也不是一个大众都喜欢的画家,甚至很多人接受不了,网络上文章各式各样的,其实很多都是在胡说,为了还卢西安“清白”馆长尽量用文字和图片,可能还有一点视频来构建一个“真实”的卢西安·弗洛伊德。作为馆长个人和死亡博物馆的虚拟收藏也是必须的,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馆长发现很多意思的故事,甚至震惊,对卢西安的作品,和那个时期几个重要的艺术家相互联系也有了了解,这几位艺术家至今仍然影响着今天的艺术家们,甚至影响着今天的文化,从肖像的角度去研究是非常有意思的线索,从古埃及到西格蒙·德弗洛伊德,文学,艺术,思想史中人的面孔在不断地被描绘,创造成肖像,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可以讲,在AI盛行的今天,人类保存自己,确立自己,还要依赖面孔这个人类文明重要的承载体,我们得有一些“真实”的记载和研究。

可能很多人反而有点厌恶卢西安的这些“丑”画,但这就是不同的价值,如果非要用价值去评判的话,他的丑画是当今世界上最贵的作品之一。也许馆长的一些努力让你打开更多的维度,去看世界,看自己。对于馆长自己,卢西安是非常重要的画家,从考前到现在,重新梳理有了新的发现,还是很兴奋,接下来会分享他的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,尽可能全地找他尽量全面的作品,毕竟资料有限,而正是因为他的神秘让人更加想了解。也许这是他创作的一部分,他的创作没有停止,在此时此刻的文森馆长身上还在继续。

关键词: